梅
罗隐〔唐代〕
天赐胭脂一抹腮,盘中磊落笛中哀。
虽然未得和羹便,曾与将军止渴来。
译文及注释
译文
上天赐给她一抹胭脂红的脸颊,她表现得落落大方,但在笛声中却流露出哀伤。
虽然她没有能够做成美味的羹汤,但她也曾像给将军解渴的梅子一样,给人们带来过一丝慰藉或帮助。
注释
腮:腮红。
磊落:明亮貌;错落分明貌。
和羹:配以不同调味品而制成的羹汤。
罗隐
罗隐(833年2月16日—910年1月26日),字昭谏,新城(今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新登镇)人,唐代诗人。生于公元833年(大和七年),大中十三年(公元859年)底至京师,应进士试,历七年不第。咸通八年(公元867年)乃自编其文为《谗书》,益为统治阶级所憎恶,所以罗衮赠诗说:“谗书虽胜一名休”。后来又断断续续考了几年,总共考了十多次,自称“十二三年就试期”,最终还是铩羽而归,史称“十上不第”。黄巢起义后,避乱隐居九华山,光启三年(公元887年),55岁时归乡依吴越王钱镠,历任钱塘令、司勋郎中、给事中等职。公元909年(五代后梁开平三年)去世,享年77岁。 489篇诗文 93条名句
秋词二首
刘禹锡〔唐代〕
自古逢秋悲寂寥,我言秋日胜春朝。
晴空一鹤排云上,便引诗情到碧霄。
山明水净夜来霜,数树深红出浅黄。
试上高楼清入骨,岂如春色嗾人狂。
春雪
韩愈〔唐代〕
新年都未有芳华,二月初惊见草芽。
白雪却嫌春色晚,故穿庭树作飞花。